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兰牧骑牵手草原税宣
近日,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的林海公园里,悠扬的马头琴声与欢快的笑声交织成一片。身着蒙古袍的乌兰牧骑演员正与税务干部一起演绎小品《谁的钱包》。小品的情节里,牧民大叔因为不会操作手机缴税闹出“乌龙”,税务干部手把手教学,时而搞笑时而温情的场景,引得台下观众一会儿捧腹大笑、一会儿频频点头。这场生动的演出,是当地税务部门与乌兰牧骑携手开展的一场税收宣传活动。
被誉为“草原文艺轻骑兵”的乌兰牧骑,是活跃于牧区的一支红色文化工作队,自1957年成立以来便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用歌舞传递党的声音。2023年,国家税务总局乌拉特前旗税务局与乌兰牧骑合作,联合组建“税骑联宣”小分队,将税费政策编成唱词、融入舞蹈,在牧区、乡镇、企业工厂搭起“移动税宣课堂”。
“牧民习惯用歌声记录生活,我们应该善于用歌声宣传税收知识。”税务干部于文晓说。“税骑联宣”小分队走访了7个乡镇,他们发现,了解和掌握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牧区合作社减免税等政策和操作流程是牧民最迫切的需求。
乌兰牧骑队员孟克感慨地说:“过去我们唱草原英雄,现在要当税收政策‘翻译官’,把文件里的专业词汇变成牧民听得懂的‘家常话’。”
“税宣大篷车”驶过草原,更多融合地域特色的作品破土而出。长调民歌《安达唱税》用悠远的旋律唱响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情景剧《戈壁税月》通过三代牧民的对话展现草原税收变迁;非遗剪纸艺术则化身“可视化指南”,将社保缴费流程剪成连环画……新安镇村民其其格说:“政策文件对我们来说不好懂,跟着调子哼两遍税收民歌,现在连家里娃娃都能背出‘子女教育抵千元’。”
在抖音平台,“草原税宣轻骑兵”的账号也悄然走红。乌兰牧骑姑娘塔娜举着手机穿梭于羊群间,用15秒短视频演示“掌上代开发票”;税务干部化身“主播”,在马头琴伴奏中详解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这些充满“草香”的短视频迅速传播开来,评论区里,“蒙汉双语讲解太贴心”“求更新养老保险专题”的留言刷屏。
为了创作《谁的钱包》,税务干部王毓搬出大学话剧社的功底,与乌兰牧骑演员彻夜打磨剧本。他们利用牧民捡到钱包引发的误会,巧妙串联起个税App操作、专项附加扣除等知识点。为了让表演更贴近生活,团队专门录制了牧民使用智能手机的细节——布满老茧的手指如何双击屏幕,眯着眼找图标时的神态……这些真实细节让观众直呼“演的就是咱自家的事”。
“税骑联宣”小分队的舞台在不断延伸:办税服务厅里,税收知识有奖竞答让等待时间变成“充电时刻”;公园广场上,印着二维码的展牌成为“流动政策库”;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着税宣漫画手册……据统计,这种“浸润式传播”已覆盖2.6万人次。
新的蒙汉双语节目也正在筹备,乌兰牧骑老队员刘晔特意整理出上世纪50年代税票、算盘等老物件,将其作为道具安插在节目里。“我们想让年轻人知道,从马背送税单到手机秒办结,税收服务始终与草原发展同频共振。”他说。
当夕阳为草原镀上金边,马头琴声再度响起,“税骑联宣”小分队的第28场巡演拉开帷幕。税宣春风里,政策的种子正随着乌兰牧骑的脚步,在千里北疆生根发芽。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