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税务局获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通辽市税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内加强依法治理、推进精确执法,对外做好精细服务、实现精诚共治,先后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凝心聚力,夯实依法治税基础
着眼于法治环境、政务环境、营商环境的整体布局,将普法与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相结合,全面落实依法行政“三项”制度,确保执法精确有效。推动与政府法制部门的互通互联,利用法治政府一体化平台、信用内蒙古网站等拓宽执法公示途径;配备71台执法记录仪,做到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实现阳光执法;由法制部门牵头,组建由1名法律顾问、10名公职律师、23名税务师以及2名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专业团队,繁简分流、分工处理重大决策、重大税务案件审理、行政复议诉讼以及信访接待等10余个方面工作。
刚柔并济,执法有力度有温度
优化执法方式,执法过程中考虑相对人违法的具体情况,对存在涉税风险的纳税人早提醒、早干预;对于符合“首违不罚”的轻微违法事项,运用说服教育等柔性执法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其他违法行为准确把握一般涉税违法与涉税犯罪的界限,做到依法处置、罚当其责;通过“蒙速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和12345便民热线扩宽问题反馈渠道;在办税厅现场调节争议,推动涉税争议就地化解;运用税费征管问题协同工作机制,通过联席会商化解涉税争议;规范复议诉讼程序,“七五”普法期间受理行政复议13件、行政诉讼5件,将具有广泛指导意义和典型性的案件整理为典型案例,从源头提升治理能力,完善税务执法行为;选取各业务条线骨干组建智税团队,促进依法治税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实现风险事项精准应对;聘请特约监督员,狠抓反面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促进依法行政,树立正气清风。
创新理念,做好普法责任制落实
以法治惠民为核心,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通过线下实体纳税人学堂、办税厅面对面辅导、涉税中介机构辅导等方式辅导纳税人12.53万户,通过云MAS短信平台精准推送税收政策18.58万户次,“智能外呼”7批次,让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应知尽知;派出机动“巡讲小分队”针对偏远牧区开展蒙汉双语辅导培训;组织熟悉涉农政策业务骨干,围绕涉农企业个性化需求开展辅导;以通辽市税史博物馆为阵地举办“青少年学税法”等特色活动,推动社会各界加深对税法的认识,增强税法遵从度。“七五”普法期间,报送相关税务信息65篇,制作税法宣传公益广告及微视频作品24部,美篇 11篇;通过《中国税务报》《内蒙古日报》等刊发稿件170余篇,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通辽广播电视台刊播新闻20余条,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等网络媒体刊发稿件百余条;税务信息“小食堂变成税法大课堂”“税法宣传轻骑兵”获税务总局“青少年税法学堂”采编;公益广告《减税降费落地生根》《中国税务之歌》获得全区税务系统减税降费优秀征文评选一、二等奖。
开拓进取,打造税收普法共治格局
通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展现“办实事、开新局”的新作为、新气象。梳理税收政策和助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专项服务,制作“招商引资税收宣传手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将税收发展与乡村振兴大局相结合,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发力,送政策、优体验、助成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积极从税收视角分析经济发展态势,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税收智慧。以市带县,奈曼旗、霍林郭勒市税务局打造普法基地,荣获全区法治税务基地称号。通过税企恳谈会、税企沙龙、政策宣讲会等方式,开展普法进企业活动。与两会代表话税收,共商地方经济发展。进乡村宣讲民法典和社保政策,助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