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
     本站热词: 减税降费 个税 增值税 小微企业 发票

创新教育思维 推进师徒结对 包头市税务局实施“1+N”培训模式

发布时间:2020-07-21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包头市税务局   字号:[大] [中] [小]  

    

  为了全面落实总局、区局人才培养规划,加速推进青年干部岗位能力提升,包头市税务局创新推出“1+N”教育培训模式,确定国家税务总局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进行全面试点。近日,包头市税务局在高新局举行“师徒制”培训工作启动仪式。国家税务总局包头市税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卫广江,人事教育科相关负责人,高新局领导班子,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由此正式拉开包头市税务系统开展实施“1+N”师带徒结对学活动序幕。 

  溯源:从“互师制”到“师带徒”夯实基础 

   2018年新机构成立后,高新区税务局坚持以岗位胜任力为重点,积极开展业务互融培训,在税源部门和办税服务厅推行原国税、原地税业务骨干“互师制”,将“四合”落到实处。2019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新区税务局着力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特别注重在增强培训针对性有效性上下功夫。以承办全区税务系统新入职公务员首次办税服务实操培训为契机,高新局从思想政治、理想信念、业务素质、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课程设计,到办税服务厅业务骨干的培训实训经历,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也充分发扬了“传帮带”精神,让新入职人员实操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师带徒”模式初步形成。 

  结对:从单一组合到携手共进传承创新 

  “师带徒”“传帮带”一直以来就是税务系统传承多年的优良传统,为了满足新形势下改革任务对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要求及干部个人发展的需要,高新区税务局积极探索“师徒制”培训模式,认真调研、精心谋划,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打破了传统的“一对一”师徒模式,“此业务为徒弟、彼业务为师傅”的传统模式,创新建立“一师多徒”(1+N)教育培训模式,通过自主自愿、双向选择的方式,为青年干部拜师结对。将原来零星组织、自然形成的师徒搭档,有组织、有计划地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范畴,明确了师徒职责、教学内容、教学规范、教学时长、考核方式,建立起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 

  身教:从业务能力到思想品行全面塑造 

  《国家税务总局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师徒制”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师傅要由政治素养高、廉洁自律、作风正派、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师傅在传帮带期间的任务是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徒弟提供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其中品行塑造是首位。徒弟的职责是“尊重师傅、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工作,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将思想品行、知识技能、业务能力明确为考核内容。 

  市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卫广江在“师徒制”培训工作启动仪式上也明确要求:师带徒过程中,师傅们不仅要注重对业务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把税务精神、做人做事的原则、廉洁从税的意识传承下去,让优秀的思想和品行、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在干部队伍中流转、传承,生生不息。 

  共进:从“师带徒”到“徒促师”教学相长 

    高新局在第一税务分局、税源、税政、社保等部门开展涉及办税服务和税源管理等业务的“师傅带徒弟”试点,选拔14位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担任师傅,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周密策划教育安排,结合实际评价考核,着力解决“向谁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的问题,由新招录公务员、个人提出需求申请人员和管委会派驻人员等20名人员作为徒弟,建立起师徒结对共进机制。在师徒制实行过程中,师傅与徒弟之间逐渐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既能引导青年税干传承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探索和创新,又能激励老同志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新工作方法,提升各自多角度思考、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培训质效,有序推动团队学习,有力促进共同进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后巧报路19号 邮编:010020 网站标识码:bm29050005 蒙ICP备11002660号-2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