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铲“绿色煤”背后的合规新篇
——解码国能准能集团合规经营实践
作为国家能源集团骨干企业、黄河流域国家能源重点保障企业,国能准能集团坐拥30.85亿吨“绿色煤炭”资源,拥有黑岱沟、哈尔乌素两大露天煤矿(合计年产能6900万吨)及配套选煤厂、96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厂等核心设施,1976年成立以来,累计上缴税费超800亿元。
近五十年栉风沐雨,准能集团先后斩获“国家级绿色矿山”“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荣誉,第8次获评“煤炭工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优秀企业”,“矿区生态修复案例”入选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探索出一铲“绿色煤”从“矿山到电网”全链条的合规经营路径。
“合规要从业务开头管,全链条都要守住风险”
“在能源行业,合规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保障产业链稳定、助力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准能集团税务科科长李慧清道出了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核心密码。
走进准能集团战略规划部,墙上《“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法治准能”建设章节格外醒目。“我们从源头就把税务合规纳入企业发展全局。”,李慧清指着规划文本解释,“公司规章制度、重要决策和经济合同法律合规前置审核率100%,重大合同提级审查,还建了‘合同范本库’,就是要让合规从一开始就落地。”
准能集团还深入推动全级次穿透式管控,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前移、法律风险防线前移等工作机制,实行公司、厂矿(中心)、区队(车间)、班组四级成本管控,让合规要求渗透到经营管理的每一层级。
“我们把合规把控嵌入业务全流程,从合同签署到发票开具,再到税款申报,每个环节都有‘安全阀’。”李慧清进一步介绍,集团会充分发挥合规管理“三道防线”的协同审核监督作用,共同筑牢合规风险防控屏障;同时通过健全制度、制定流程,对具体业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并提出预警,还在推动合规管理审查机制向相关单位延伸,逐步实现业务领域合规审查全覆盖。
发票管理是税务合规的“第一道关口”。审核员孙佳乐正逐张核对供应商发票,她的电脑屏幕上,《发票审核要点清单》清晰列出28项必查内容——小到“发票备注栏是否注明煤炭运输起运地、到达地”,大到“税率适用是否与业务类型匹配”,每一项都要仔细核查,一项都不能漏。
“光有事前防控和事中审核还不够,事后追溯也不能少。”孙佳乐补充道,“每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我们会联合审计团队对全年的发票开展‘回头看’专项核查,凡是不符合规定的发票,都会坚决做纳税调增处理,绝不因短期利益放松合规要求。”
“每个岗位都是合规防线的一环”
在定期组织的“税务小课堂”上,财务人员王靖宇正在提问:“大家看这道题:我们采购的煤矿专用设备,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折旧年限最短可以按几年算?”台下坐着的不只是财务部门员工,采购、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等多个部门的同事也都在认真听讲、思考作答。
“我们的培训机制很灵活。”王靖宇介绍,“由财务人员轮流担任主讲人,内容紧扣业务实际;新员工入职必须通过‘税务合规必修课’才能上岗;还会针对不同岗位定制培训内容——给采购人员讲‘如何识别虚开发票’,给人力资源人员讲‘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要点’,就是要让每个岗位都能学到用得上的合规知识。”
“以前税务培训是财务部的‘独角戏’,现在变成了‘全员大合唱’。”李慧清说,能源企业业务链条长,从煤炭开采、电力生产到铁路运输、循环经济,每个环节都涉及税务问题,“只有让每个岗位都懂合规、守合规,才能织密税务防控网。”
这样的全员培训,让合规意识真正渗透到了每个员工的工作中。“参加培训后才知道,自己也要核对填报信息,不然可能多缴或少缴税款。”人力资源部员工王博驰笑着说,“今年个税汇算期,我就用学到的知识,帮几位名同事纠正了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错误,也是学以致用了。”
“实现‘人人有合规职责、事事有合规标准’,这是我们的目标。”李慧清补充道,集团还录制《法治准能》栏目、拍摄《民法典与你同行》宣传片、开设“合规管理早课堂”,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案促管、以案促学,掀起一股普法学法热潮。“现在全员尊法守法的氛围特别浓,合规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体系建全了,技术用对了,合规就扎实了”
健全体系风险防控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能力之一,完善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是推动“法治准能”落实落地落效的重要抓手。
谈及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李慧清表示:“我们严格落实‘管业务必须管合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合规管理‘三道防线’的协同审核监督作用,共同筑牢合规风险防控屏障。同时,通过健全制度、制定流程,对具体业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并提出预警,还在推动合规管理审查机制向相关单位延伸,逐步实现业务领域合规审查全覆盖,让合规管理‘形神兼备’。”
在技术赋能合规方面,智能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正深挖人工智能领域,聚焦技术深化、场景落地与能力升级三大核心方向。技术层面,在推进Deepseek部署后的场景研究,也在组织做好AI大赛参赛方案编制工作;业务方面,围绕智能生产管理、视频自主分析两大场景,联合行业伙伴开展数据共建与模型定制化开发,目标是实现2-3个标杆项目落地。当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AI应用安全合规管理手段,确保技术应用的合规性与安全性。”
具体到税务合规场景,技术的防控效果尤为显著。“在增值税发票管理模块,‘一票一码’让每张发票都有了‘数字身份证’。”李慧清说,“去年有张配件供应商发票,系统发现‘发票代码与开具方行政区划不符’,立即触发红色预警。核查后发现是异地虚开发票,我们当即就终止了合作并举报,成功避免了处罚。”
这种“体系打底、技术赋能”的合规模式,也得到了税务部门的认可。“准能把矿山、电厂实时数据与税务、环保要求融合,给循环经济合规数字化提供了范本。”国家税务总局鄂尔多斯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磊评价。
“清单列得明,风险防得早,税务帮办很可靠”
“这份《煤炭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清单》太实用了,列政策、标备案要求、写申报流程,就是给我们定制的‘政策指南’!”办税人员张彩霞手里的清单,是鄂尔多斯市税务部门量身打造的服务成果,更见证着企业从合规“阵痛”到“零风险”的转变。
作为覆盖煤炭、电力、铁路多领域的能源龙头,准能集团涉税业务复杂,曾因政策理解不深、风控机制薄弱遭遇合规难题。2018年8月,下属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因土地使用税核算不规范,被立案检查并查补税款一千余万元。这次教训让集团决心补齐短板,也成为与税务部门深化合作、共建合规体系的契机。
税务部门组建服务专班,以“清单化管理+全流程辅导”打出帮办“组合拳”。一方面定制《政策清单》,将税费优惠政策拆解细化,明确资料要求与申报步骤;另一方面动态更新“风险清单”,主动上门排查隐患。“税务部门帮我们找出西部大开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留存备查资料不全的问题,还全程辅导整改,消除了风险。”张彩霞说。
2025年3月,准能集团向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出让采矿权,这项业务涉及多项涉税事宜,财务团队起初对税务处理流程心里没底。“关键时刻还是税务部门的专业辅导帮了大忙。”张彩霞说,税务专班全程介入,指导梳理税费计算逻辑,从收入确认到成本扣除逐项把关,协助严谨核算应缴金额。最终,准能集团及时足额缴纳税款9.6亿元,实现“零误差、零风险”办结。
“这不是简单的‘管理’,而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张彩霞感慨道,“税务部门还为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大额税款缴纳、复杂业务申报都能提前预约,遇到政策疑问随时通过‘税企直连平台’咨询,响应特别及时,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办税成本和风险。”
“合规不是发展的‘束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李慧清说道,“每一块煤炭、每一度电力,都承载着能源企业的责任与信誉。我们会持续完善一体化合规体系,以合规筑牢能源安全屏障,为‘双碳’目标贡献准能力量。”
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上,准能集团的合规实践,正为更多能源企业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绿色样本”。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