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税收添柴,兴安大米煮出幸福味道
近日,在内蒙古兴安盟大米美食文化节上,一口直径10米的大锅内,以兴安盟大米为主食材,采用56种做法制作的象征民族团结一家亲的56个风味的兴安盟大米饭,惊艳了国内外宾客,并获得大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兴安盟大米”再度成为公众的焦点。
兴安盟是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肥沃的土壤、优质的大兴安岭水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兴安盟大米的独特品质。2018年,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兴安盟,“兴安盟大米”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18年,“兴安盟大米”用标企业31家,实现销售收入18.79亿元,成为当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这米饭太好吃了,生产大米的水稻产地在哪里?加工过程如何真正实现无污染……”兴安盟大米美食文化节上,参展产商乌兰浩特市北雁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户恩军深切感受到客户们的关切和热情。而在户恩军看来,兴安盟大米的品牌越叫越响的原因,除去过硬的品质和有效的推广,税收政策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北雁米业有限公司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当时还叫雁北粮米加工厂,注册时是个体户。成立之初,企业没有品牌意识,产品和经营模式都比较单一,销售情况也比较低迷。兴安盟税务部门在进行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辅导时,针对企业情况,引导和帮助企业调整发展思路,健全账务制度,并在2013年将企业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抵扣链条打通,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好处随之而来,我们的税收负担明显下降。更加充足的资金保障,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了转型升级。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日加工能力600吨、年产量超18万吨大米、集收购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企业。今年4月1日增值税税率从10%调整为9%,全年又能为公司节省6万多元的税款。消费者品尝的是稻米带来的香甜,作为生产者,我们更多体会到的是减税降费带来的甘甜。”户董事长满怀欣喜地说。
而在乌兰浩特市三合村,水稻种植户张海峰的生活也因税收政策发生着改变。按照张海峰自己的话说就是“从小闻着稻花香长大的”,他从2000年开始销售大米:“那时候只是‘小打小闹’,好大米也卖不上几个价钱。2013年,在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人员的建议和帮助下,我们几个种植户组建了专业合作社,从那时开始,销售情况逐渐有了起色。”
据国家税务总局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局长孙宇介绍,针对当地种植户小而散的实际情况,税务人员主动深入乡镇和农村牧区,为农牧民、种植户讲解促进就业创业、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收政策和财务核算专项辅导,引导和鼓励大家通过“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农户”等模式抱团发展。
张海峰组建的三合村有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最开始的6户,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10多户。合作社的1500亩有机水稻从不施化肥和农药,虽然亩产不足700斤,但大米售价每斤12元仍供不应求。张海峰说:“稻田里不仅种水稻还养鱼,‘一地双收’的种养殖模式让我们农民的口袋更鼓了。”
兴安盟境内没有大型工业污染企业,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5%以上,水源水质无污染达标率达到100%。生态环境好、资源优是兴安盟出产优质大米的重要条件。兴安盟各级税务机关充分发挥环保税税收杠杆的作用,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政策辅导,鼓励和引导当地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为发展绿色产业保驾护航。
乌兰浩特市绿洁垃圾处理厂厂长邰宝祥介绍说:“在税务人员辅导后,我们企业对垃圾集中处理环节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现在不但污染物排放达标了,而且能够享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了一举多得。”
国家税务总局兴安盟税务局副局长王春月介绍,兴安盟水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引领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年,兴安盟水稻播种面积突破130万亩,水稻总产量可达70万吨。持续推出的减税降费政策,无疑在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再填一份动力。“作为税务机关,我们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将持续关注和跟进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提供更精准、更到位的政策支持和纳税服务。”王春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