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摆脱失信“标签” 企业挺直“腰板”

发布时间:2019-06-25 10:34 来源:中国税务报 字号:[大][中][小] 打印本页分享
0

  “信用等级过低、失信的代价太大了。与客户洽谈业务时,人家一看我们是D级企业,二话没说就走了。在办理贷款的时候也碰了钉子,因为纳税信用等级低,还曾经被金融机构拒之门外。”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上库力农场场长韩旭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是感慨。 

  据韩场长介绍,上库力农场是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海拉尔垦区的一家农垦企业。由于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内部管理相对松散和财务人员的疏忽大意,2017年度,农场有过一次未按规定期限纳税申报和5次未按规定期限代扣代缴的失信记录。起初,农场对这几次看似无关大局的失信行为并没有太在意,但是在接下来的纳税等级评定中,却因此受到影响被评定为D级纳税人,并被纳入诚信体系“黑名单”,接受来自各部门的联合惩戒。

  作为一家全民所有制的国有农场,被打上了失信的“标签”,损失的不仅是惩戒措施带来的处处不便,更是企业多年积累的名誉和商誉。订单没了,贷款受限,厂里的职工也议论纷纷。失信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让韩场长慌了神。

  在额尔古纳市税务部门的提醒和辅导下,韩场长得知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也可以通过纳税信用修复制度逐步恢复良好的纳税信用,将农场从失信“黑名单”中撤出。随后,农场着手修复信用等级,主动纠正违法违规行为,认真履行守信承诺,并严格规范财务制度。征期前,财务人员和农场负责人相互提醒,按时、按期足额缴纳各项税款;征期后,财务人员及时对报税工作进行总结、复核,确保凭证核算准确、账簿设置符合国家统一规定。遇有新的税收政策,农场负责人还会及时督促财务人员积极参加纳税人学堂学习。

  经过努力,上库力农场的税法遵从度大大提升,财务制度也更加健全、规范,并据此提出修复纳税信用的申请。按照鼓励修复工作原则,税务部门帮助韩场长实现了信用修复的心愿。“信用修复后,我们被评定为B级纳税人,现在出去办事谈业务腰板也能挺直了。多亏有信用修复机制,让我们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吃一堑,长一智,牢记教训,坚守依法诚信纳税底线,继续向A级企业看齐,这都是我们未来要做的。”韩场长说。

  国家税务总局额尔古纳市税务局局长王钢说:“对税收违法失信行为实施惩戒,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推动诚信体系建设。纳税信用修复给了失信纳税人改过自新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纳税信用修复工作机制,持续做好对纳税人的宣传辅导和教育引导,帮助失信纳税人主动纠正失信行为、修复纳税信用,让这些纳税人重新走上发展的正途。”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