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通辽市税务局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2023-202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及通辽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结合全市税收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持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标国内先进省市最佳实践,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发挥税收职能,提升跨区域税费管理服务水平,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
聚焦经营主体关切,结合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推进数字化电子发票等改革任务,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着力提升税收法规的清晰度和透明度,推动政策落实;着力提升涉税费服务水平,增强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满意度;着力提升税收制度在实践中的效率,持续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营造更加清晰透明的税收法制环境
1.完善公开发布机制
定期发布年度报告,帮助公众了解税务工作发展趋势和动向。制作税收政策、系统操作、热点问题等方面的解读和指南,通过多种形式对外公开。定期开展税务规范性文件清理,做好继续执行、失效废止和修改的税务规范性文件的公告发布,提升税收法规的清晰度和透明度。
2.健全公开征询机制
完善和落实税务部门重要文件出台事先征求意见机制。明确涉及纳税人缴费人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文件出台前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范围、时间等内容,健全公众参与的政策制定机制,增强纳税人缴费人对于税收政策变化的预期。
(二)营造更加便利可及的税费服务环境
1.优化辅助申报服务
引导纳税人缴费人优先选择“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渠道,提供全流程咨询和辅助申报等服务,设立办税服务厅“办税辅导员”,全程跟踪纳税人办税过程,全面破解纳税人缴费人“不了解、不会用”的难题。
2.推行办税缴费服务新模式
构建“事前精准推送、事中办问协同、事后跟踪评价、全程智能交互”的征纳互动服务,与纳税人缴费人进行实时信息互动辅导,及时收集问题、进行响应反馈和处理纳税人需求事项。
升级“自助办税体验区”,依托建立智能办税服务厅深度融合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在纳税服务领域的应用,纳税人可以通过设备进行互动咨询,联系远程帮办,实现简单业务“来即办、办即走”。
践行“枫桥经验”,根据实际需求设立厅内“办税缴费辅导员”,提供公益性、个性化、专业化的纳税缴费辅导服务,全程跟踪,收集解决纳税人缴费人诉求建议,提供优质贴心服务。
3.减少税费资料报送
持续拓展线上办税缴费服务范围,推动容缺办理扩围,通过留存备查等方式,持续减少涉税费资料报送数量。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逐步实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提升税费申报智能化水平,提高电子申报缴税功能的便利度和使用率。持续推进全面数字化电子化发票试点,以及全面推进数字化电子发票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等工作,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4.提升留抵退税办理效率
常态化开展留抵退税政策宣传辅导,持续落实留抵退税提前预审机制,加强留抵退税办理环节动态监控,提升留抵退税办理效率。推行增值税留抵退税“报退合一”,进一步帮助纳税人缴费人方便快捷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办理。
(三)营造更加科学精准的风险治理环境
1.提高风险识别精度
进一步扩大动态“信用+风险”监管试点,不断提高精准监管水平。全面加强各旗县税务机关进户统筹,规范风险任务推送周期和数量。提升风险分析水平,开展分类分级处理应对,强化任务跟踪、督查和复核,形成“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的税务风险管理模式。
2.优化风险应对方式
坚持审慎包容监管,实施递进式税收风险应对,对违法情节较轻、损害较小的,运用提示提醒、约谈警示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对情节严重的,进行立案查处。依法加大打击重大涉税违法行为力度,为经济发展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税收法治环境。
3.提高稽查查办效率
充分发挥多部门协作机制作用,加大与公安、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办案力度,精准有效打击“假企业”虚开发票、“假出口”骗取退税、“假申报”骗取税费优惠等行为,保障国家税收安全。
4.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全面推行税务行政许可清单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清单实施行政许可。加强“三项制度”落实信息化监控。结合工作实际实现“首违不罚”快速便利办结。落实《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加强案件审理过程监督,提高案件审理质量。
(四)营造更加开放共享的一体服务环境
1.丰富数据应用场景
主动融入地方政府“一网通办”平台,进一步提高“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效率和水平。推进“全区通办”事项。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法院等部门数据共享,推进业务协同,提高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办理破产等领域涉税业务的办理效率。深化“互联网+税务”应用,加快线上线下融合,逐步实现“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业务全覆盖。
2.加强数据权限管理
加强数据权限管理,规范数据使用留痕,严格保护纳税人缴费人及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严防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
3.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
积极推广应用内蒙古电子税务局系统非税收入征缴信息交互模块,加强财政、税务等部门工作连接转换协同高效,力争实现部门间费源信息实时传递,促进缴费人办事缴费方便快捷。积极拓展多样化便民缴款用票方式,推动非税收入全领域电子缴款。
(五)营造更加公正有效的权益保护环境
1.集约处理税费诉求
畅通整合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常态化税费诉求渠道,健全纳税人缴费人诉求分析和改进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建立服务质量评价或诉求的对外公布机制,将纳税人缴费人反映的重点问题线索纳入税收工作督查,主动回应纳税人缴费人关切。
2.妥善应对解决税费争议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建立公职律师调解、持续推进说理式执法等形式,推动税费争议多元调解、处置、化解。加强部门合作,推动基层税务机关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建立税费争议联合处置机制,提高解决效率。
3.强化公共监督举报
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机制,通过税费服务体验师、投诉举报热线等方式开展社会监督。对纳税人缴费人反映的税务部门执法不规范、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线索深入开展执法督察。
(六)营造更加绿色低碳的持续发展环境
1.持续加强绿色税收政策宣传
收集整理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新能源车船、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绿色税费政策,动态更新《绿色税制建设电子书》,完善绿色税收政策指引,帮助纳税人依法依规享受绿色税收优惠政策。
2.推进绿色税收协同管理
加强与生态环境等部门协税共治,探索环保税申报表自动预填等措施,提升纳税申报便利性。全面推广车船税缴纳信息联网查询核验功能,实现跨区域车辆便利投保,持续优化办事体验。
三、工作要求
(一)注重联动协同发力
各旗县税务机关要充分融入通辽市营商环境发展大局,抓紧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地,同时注重听取纳税人缴费人的合理意见反馈,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推动跨部门、跨领域政务事项集成、数据共享、业务共促。
(二)持续优化改革举措
持续学习国际国内最新营商环境评价方法论和实践案例,吸收先进地区营商环境评价对策建议,提升全市市场一体化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基于通辽市市情的税收营商环境领域前瞻性研究,建立改革事项动态更新机制,分批次制定改革事项清单,完善调整优化策略。
(三)做好宣传推介沟通
各旗县税务机关要重视收集经营主体反馈及基层一线意见,稳定市场预期。持续开展常态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及时宣传报道通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实践和成效,加大对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
(四)夯实基础工作保障
两级税务机关要持续健全“市局主推、县局主责”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监督和跟踪问效,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作风。通辽市税务局要夯实机制保障、岗责保障,建立健全横向联通、纵向联动、闭环管理、效应分析等机制制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