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税务干部帮得贴心 草原牧民有了信心 小康日子过得舒心
上项目,扩生产,构建绿色发展“生态环”
“之前玉米秸秆多得犯愁,焚烧起来浓烟滚滚,既污染环境,又难以处理,现在好了,有了饲草颗粒加工厂,直接就都变成饲料了,牛羊冬天的饲料都不用买了。”陶报嘎查的牧民们乐呵呵地说。
苏里格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立足陶报嘎查主营畜牧业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充分利用当地农作物废弃秸秆,共投资40000元帮助建立饲草颗粒加工厂,大大减轻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大量秸秆通过颗粒加工形成精细饲料,变废为宝,取代饲草,进一步减轻了草场压力,促进了牧民养殖业;而动物粪便又可以作为很好的有机肥,作用于紫穗槐、柠条、杨柴秸秆等防风固沙作物的大面积种植,极大地改善了陶报嘎查的绿色生态,由此构建起了“脱贫+养殖+治沙”的绿色发展“生态环”,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抓精准,补短板,劲吹扶贫工作“冲锋号”
苏里格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不断在“精”和“准”上出实招,统筹多方资源,因户施策,持续精准发力,补齐各项短板,着力解决农牧民在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个性化难题,让陶报嘎查农牧民小康生活的“成色”更足。
“有了化肥,增收一定没问题。”农牧民吉日嘎拉望着自家长势喜人的田野,心中充满了对小康生活的期待。在得知农牧民种植生产肥料不足的情况后,苏里格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立行立办,为陶报嘎查建档立卡户捐赠2吨化肥,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燃眉之急,为促进增收提供坚强保障。
“在税务局的帮扶下,我的小猪都住上了‘小别墅’,他们还送给我养殖技术的书籍,小猪存活率大大提高。我家耕地面积也大,他们给我安装了喷灌、水泵,真正实现浇灌自动化,这日子,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有奔头。”贫困户呼格吉乐图看着壮实的小猪崽,喜悦之情全在脸上。
据了解,苏里格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定期到户走访,探明脱贫需求,分析致贫原因,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一户一策”精准帮扶,为农牧民盖草棚、修建院落、安装房屋暖气、购买电线、传授养殖技术等多措并举,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做到帮到点子上、扶到心坎里。截至目前,已累计为陶报嘎查捐赠扶贫款109500元。
解民困,消民忧,税务干部甘为“孺子牛”
“习近平总书记说,‘出水才见两腿泥’,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工作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绝不搞花拳绣腿,绝不摆花架子。”这是苏里格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派驻陶报嘎查第一书记吉日嘎乐图写在工作笔记上的“座右铭”,也是他行动的准则、前行的标杆。
陶报嘎查牧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吉日嘎乐图常年奔波于草原深处,“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着群众”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驻村期间,他积极联系政府和各有关单位协调解决资金短缺、技术匮乏等问题,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有效调解村民间的纠纷,受到村委和村民一致好评。
“在吉书记的协调下,我大学刚刚毕业,就回到家乡担任护林员,这不仅让我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也能让我更好的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建档立卡贫困户呼格吉勒图的女儿巴雅其其格表示,由于母亲呼格吉勒图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她又得照顾母亲,又得扛起家庭的重担,生活十分困窘,现在,在吉日嘎乐图的帮扶下,一家人奔小康的愿望和信心愈发强烈。
吉日嘎乐图是一名少数民族税务干部,更是一名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以深厚的民族情怀、深深地爱着这方土地,他说:“我从牧区走出来,但不能忘记牧区,是牧区养育了我。我要尽我的一份力量,让贫困的陶报嘎查走上富裕的道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扶贫点亮心灯,致富温润人心,苏里格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全体干部和立足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税务干部将征程万里,初心如磐,勇挑时代赋予的重任,不负人民寄予的厚望,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贡献更多的税务力量。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796号